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關于全州檢察機關
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的報告
(2018年6月26日在州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
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劉 青
州人大常委會:
現在,我代表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報告全州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為深入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2015年7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地區開展為期兩年的公益訴訟試點工作,黔西南州是試點地區之一。2017年6月試點工作結束后,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建立。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全州檢察機關在州委和省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職責”的重要指示,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最高檢、省委、省院和州委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深入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促進依法行政、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積極推動“美麗黔西南”“健康黔西南”和“法治黔西南”建設,積極回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法治、安全、環境等方面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一、堅持黨的領導,凝聚各方共識,增強工作合力
堅持把公益訴訟工作作為服務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新的著力點,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和人大監督,強化與各方面的溝通協作,匯聚保護公益的合力,推動公益訴訟工作深入開展。
堅持黨委領導,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全州檢察機關始終堅持將公益訴訟工作置于黨委的絕對領導和人大的有力監督之下,先后向州、縣兩級黨委和人大等主要領導報告工作情況40余次,兩級黨委、人大等主要領導先后對公益訴訟工作作出批示。州委主要領導多次批示要求全州各級各部門主動接受檢察監督,支持配合檢察機關開展試點工作。冊亨縣委組織全縣各行政單位、各鄉鎮主要領導旁聽公益訴訟案件庭審,以最直觀的方式推動各行政單位、各鄉鎮依法行政,增強依法履職的主動性,取得了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為公益訴訟工作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加強溝通協作,凝聚工作合力。全州檢察機關注重加強對外溝通協作,積極爭取各方理解支持,凝聚改革共識,增強工作合力。兩級院共與人民法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9個。主動加強與被訴行政機關的溝通,建立庭前約談、法人代表出庭機制等,向行政機關宣傳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相關規定,積極爭取理解和支持,共與環保、國土、鄉鎮人民政府等部門簽訂長效協作機制30余個,有效破解了公益訴訟線索渠道少、調查取證難等問題,為公益訴訟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聚焦重點領域,突出工作重點,回應群眾關切
全州檢察機關牢牢把握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和正式確立的辦理案件范圍,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重點領域,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強化對侵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問題線索排查和案件辦理,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聚焦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推進“美麗黔西南”建設。從農村生活垃圾無序堆放、飲用水源污染、山地林地破壞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等問題入手,推動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確保人民群眾出門有綠水青山,抬頭能見白云藍天。開展公益訴訟工作以來,共排查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線索201件,占所有排查案件線索的81%。針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向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發出督促履職檢察建議201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24件,促成全州修復耕地、林地、草原2803.21畝,恢復治理被污染土壤、水域面積108712畝,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城鎮生活垃圾、固體廢物38002噸,督促關停、整改違法排污企業14家,落實補植復綠3000余畝,種植苗木114萬余株,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不斷增強。
聚焦食品藥品安全,推進“健康黔西南”建設。全州深入排查食品藥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共發現線索8件,發出督促履職檢察建議8件。督促監管部門對191家不規范醫療機構作出處罰,推動有關部門對轄區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進行規范管理。督促有關部門加強對轄區范圍內網絡餐飲服務平臺的管理,促進網絡外賣規范化,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聚焦國有財產保護,防止國有財產流失。共辦理國有財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1件。督促有關部門依法解除因受讓方不履行義務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挽回國有財產損失1.03億余元,推動閑置土地“活起來”,成效名列全省前列。如針對興義市國土局不依法履行職責,未追繳貴州宜興化工有限公司應繳土地出讓金的行為,興義市人民檢察院發出督促履職訴前程序檢察建議,市國土局仍未糾正后,遂依法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督促國土局依法履行職責,向貴州宜興化工有限公司依法追繳了所欠國有土地出讓金3千余萬元。
三、嚴格訴前程序,強化履職監督,促進依法行政
嚴格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決定,在提起公益訴訟前,依法督促行政機關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履行法定職責,督促、支持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公益訴訟,推動侵害公益問題解決。
及時準確發出檢察建議。強化對行政執法機關怠于履職、不正確履職致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線索的排查、評估和研判,針對存在的問題,嚴格履行訴前程序,依法及時、準確發出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糾正行政違法行為和履行法定職責,促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全州兩級院共辦理訴前程序案件204件,其中行政公益訴前程序案件202件,民事公益訴前程序案件2件,督促行政機關糾正違法或履行職責156件。
強化跟蹤監督。對相關部門落實訴前程序檢察建議情況進行跟蹤監督,推動行政機關主動履職糾錯,促進公益損害問題及時有效解決。如冊亨縣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冊亨華金礦業有限公司丫他金礦未對開采后的礦山原貌進行恢復,被開采的礦點巖石裸露、廢渣隨處可見,水土流失嚴重,礦山環境大面積受損,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冊亨縣人民檢察院向冊亨縣國土資源局發出督促履行職責檢察建議,要求冊亨縣國土資源局在限期內依法履行職責,檢察機關適時跟蹤監督,冊亨縣國土資源局對丫他金礦采取強有力的行政措施后,丫他金礦積極編制治理方案,投入900余萬元對被毀損的礦山進行了修復。該案治理效果明顯,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評為全國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典型案件。
四、依法提起訴訟,增強監督剛性,確保辦案效果
對啟動訴前程序、向相關行政機關或社會組織提出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仍不履行職責或沒有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繼續受到侵害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增強公益保護剛性。
加大起訴力度,確保監督剛性。堅持把提起訴訟作為促進相關部門依法行政、正確履職的最剛性監督手段,敢于“亮劍”“叫板”,對不落實檢察建議的,經層報省人民檢察院審批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30件,以高起訴比例超額完成最高檢和省院下達的試點工作目標任務,勇奪試點工作全省“單項冠軍”。辦理的多起案件得到《檢察日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微信、貴州檢察官方微信、《黔西南州日報》等多家新聞媒體的報道。如州人民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張某等人在國家4A級景區馬嶺河峽谷上游屠宰生豬,違法排污長達十余年,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州人民檢察院通過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該屠宰場與檢察機關達成了調解,張明堯等人及時拆除了屠宰場的排污設施,并將屠宰場進行了搬遷。該案是全省首例以調解結案的民事公益訴訟,被省檢察院評為全省民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注重案件質量,確保辦案效果。堅持依法規范監督,對提起訴訟的每一個環節嚴格把關,對涉及專業性的問題,主動咨詢有關專業人員或行業協會,確保實現起訴一起、警示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全州兩級院共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30件,其中,試點期間提起的27件公益訴訟案件法院已全部審結,且全部支持了檢察機關的訴訟請求,實現了質量和效率的“三個百分之百”,即案件批復率百分之百、判決率百分之百、勝訴率百分之百,成效位列全省第一。如晴隆縣全力煤礦在實施露天開采過程中,晴隆縣環保局怠于履行監管職責,造成礦區大量煤矸石自燃,污水直排,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嚴重威脅礦區周邊百姓生產生活安全。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后,根據法院判決,晴隆縣環保局及時依法履行了監督職責,督促該礦對礦區生態環境進行了積極整改,目前該礦已投入3千萬余元進行生態修復,并種上了大量的經果林,礦區生態環境得到了積極改善,實現了生態修復和產業發展的雙豐收。
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在州委和省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在州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州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多次得到省院和兩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因試點工作成效突出,黔西南州院和所轄8個縣(市)檢察院均榮獲“全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先進集體”,9名檢察干警榮獲“全省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先進個人”,黔西南州人民檢察院和安龍縣人民檢察院還獲省人民檢察院榮記“集體二等功”,2名個人被榮記個人二等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州檢察干警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的結果,更是州委堅強領導、州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社會各界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檢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謝!
公益訴訟工作是憲法法律賦予檢察機關新的監督職責,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州委和上級院的要求、離人民群眾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一是相關配套機制不健全,尤其是公益損害鑒定、環境損害修復資金管理等方面缺乏配套機制,對賠償認定和裁判執行等造成一定影響。二是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銜接機制還不完善,在信息共享、案件線索移送等方面還沒有實現無縫對接,導致案件線索來源渠道不寬,制約總體工作推進。三是宣傳發動做得不夠,在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理解、支持、配合,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保護事業等方面還有差距。四是辦案力量薄弱,素質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工作發展需要。近年來,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職能不斷拓寬,新增業務較多,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民事行政檢察人員在辦案理念、知識能力等方面不適應,線索發現、調查取證、庭審應對等能力有待提高。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加大工作力度,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在下步工作中,全州檢察機關將堅持從全面依法治州、推進法治黔西南建設、切實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高度,堅決執行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加大工作力度,在保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是加強工作創新,提升監督質效。立足檢察職能,堅持開拓創新、主動監督、積極作為的辦案理念,主動出擊,探索建立多渠道線索發現長效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有效的內外協作的調查取證機制、多元化的訴前督改機制,形成公益保護的最大合力。加強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案件提起公益訴訟研究,探索建立公益訴訟中發現違紀違法線索向有關部門移送制度,增強公益保護效果。
二是加強辦案工作,鞏固拓展工作成效。緊緊圍繞全州工作大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健康黔西南、美麗黔西南、法治黔西南建設,進一步加大辦案力度,突出工作重點,促進解決損害群眾健康利益、影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強化對生態環境和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辦理力度。
三是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加強信息化建設和大數據運用,依托“智慧檢務”建設,充分利用“兩微一端”,建立公益訴訟線索舉報平臺,鼓勵和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高度關注中央環保督查、土地例行督查等重要工作,及時收集、分析、研判相關線索。以案釋法,加強注重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宣傳,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努力提升公益訴訟社會知曉度、認同感、影響力。深化檢務公開,暢通群眾申請監督渠道,探索建立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社會公益保護組織以多種途徑提供線索,推動檢察工作長遠健康發展。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辦案能力。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為契機,建立健全辦案組織,以專業化建設為目標,加強一線辦案力量。針對專業知識缺乏和素質能力不足的短板,強化與國家檢察官學院的合作,有針對性開展培訓,提升辦案能力和水平,保證辦案質量和效果。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紀律作風建設,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司法。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州人大常委會聽取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報告,充分體現了對檢察工作的高度重視、有力監督和大力支持。我們將以此為動力,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決議,堅持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依法履職、銳意創新,持續深入開展好公益訴訟工作,為譜寫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黔西南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附件:
報告中有關用語說明
1.公益訴訟: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決策部署,要求檢察機關探索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和行政違法行為,在沒有提起訴訟的適格主體或適格主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切實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2015年7月,最高檢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在北京、廣東、貴州等13個省份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黔西南州是最高檢在貴州明確的試點(市)州之一。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作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明確將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寫入這兩部法律,標志著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正式確立。
2.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是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前置程序。檢察機關在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需要通過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有關機關、社會團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有關機關和社會團體不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政行為,檢察機關通過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行政機關糾正違法行為或依法履行職責,對行政機關不依法糾正違法行為或不履行職責的,檢察機關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3.補植復綠:是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積極探索符合生態環境實際的一種生態司法保護模式。檢察機關在履職過程中,依法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督促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違法犯罪主體出資出力,通過補種樹木等方式修復被破壞的生態。對認真履行“補植復綠”的違法犯罪主體,檢察機關可以向公安機關、法院及相關部門提出依法從輕處理的建議。
4.檢察建議:是人民檢察院為促進法律正確實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能過程中,結合執法辦案,建議有關單位完善制度,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內部制約、監督,正確實施法律法規,完善社會管理、服務,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一種重要方式。